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视频号

志愿者日记|红外相机开启穿山甲守护新征程

访问量:119发布日期:2024-09-09 09:56:03

早间七点的阳光还未完全释放她的能量,路旁的露水也不见了踪迹。天空零碎点缀着的几团云彩映着四周的群山,几只燕子在屋前盘旋,倒也格外宁静。

      沿着水泥路向前,两旁是青绿色的田地。一只白鹡鸰从路旁发现了我们,踏着碎步起飞,掠过稻谷,化为白色的光影于远处消失。

我们的向导,村民洪师傅带着我们朝着山走去,一把镰刀是他仅需的工具。眼前是泥土山路,本以为是沿路向前, 洪师傅向左转了个身,踩着灌木覆盖的土坡径直登了上去。如果不走进,谁会料到这竟是上山的“路”。才登上四五米,除了头顶以外,四周都被深深浅浅的绿色覆盖。不用多说,我们已身在林中。

不同于诗文中斑驳的竹影,这儿的竹叶抢占了每一缕阳光,新的老的竹子穿插在身旁,有的一用力便可拔出,用作登山杖。不到十五分钟,洪师傅便带我们找到了疑似穿山甲洞穴。它洞口圆滑,直径15cm左右,且洞口周围泥土湿润,经过协会范老师确认,这就是一个正在被穿山甲使用的洞穴。为了记录穿山甲种群活动情况,在对相机进行经纬度、海拔、行进路线确认后,我们在面对洞口处架设了第一台红外相机。

        继续向前,地面被芒萁和杉树叶占领。林间的水汽尚未散去,每走一步,裤脚都会带上丝丝凉意;杉树可谓是山林的忠实卫士,三两步便要在你腿上扎上几针,似在劝阻人们勿要前进,打扰了山间生灵。

     洪师傅像是林间的一部分,三两步便领先于我们一大截,看着我们“蹒跚”的步伐,洪师傅时不时叫我们停下,独自探察一番。过了半个小时,除了一些野猪的脚印,应当是鼠类的毛糙洞穴及几处废弃的穿山甲洞穴,我们没有更多的发现。

     忽而,就在我们身侧的土坡下,洪师傅发现了一处新的洞穴。洞口的泥土呈笋状林立,当是雨水的冲刷及动物踩踏形成,范老师介绍,中华穿山甲凭借着它与生俱来的圆弧爪子只需半天便可完工这 “新鲜”、精致的洞穴。洞口不大,但内部却可蜿蜒六米以上。

    穿山甲是独居动物,除在交配期外,它们都是独自生活在一个洞穴里;虽然拥有多处洞穴,但除了居住的“大本营”,其余仅作捕食地下白蚁之用。穿山甲每年最多能够吃掉大约700万只白蚁和蚂蚁。在一片面积约350亩的森林中,只要有一只中华穿山甲存在,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蚁种群。


        几个小时的山中红外相机架设,我们早已浑身被汗水浸湿。待几个月过后,协会的伙伴们便可沿着记录来回收这些相机,我们无一例外都怀着最美好的期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