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10:30,《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华穿山甲栖息地保护和社区宣教》项目启动暨中华穿山甲守护站揭牌宣传活动在江西举行。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修水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属的哺乳动物。全球现存仅 8 种,在我国主要分布的是中华穿山甲,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其生存状态将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而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只穿山甲每年可以消灭5000-8000万只蚂蚁和白蚁,能够保护13.34公顷森林不受蚁害侵蚀;它们的挖掘活动帮助土壤通气和促进植物种子的传播,它们的废弃洞穴可以为森林中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临时的庇护所,作为很多小型动物的觅食地。穿山甲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极大地促进地域性生物多样性发展。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大量的食用和药用需求,穿山甲的非法贸易十分猖狂。穿山甲成为了全世界走私最多的哺乳动物。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野生穿山甲的数量已经下降了88.88%—94.12%。我国华南地区原有的穿山甲分布区,至少有50%以上已经成为罕见或濒危绝迹的地区。美丽的江西修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这里生活着一种非常珍稀的野生保护动物,它就是中华穿山甲。2019年12月以来,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通过对红外相机影像和穿山甲洞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认当地存在极危物种中华穿山甲的健康小种群。
多年来,长沙野保协会与当地林业部门、科研机构、社区群众一同协力,致力于开展中华穿山甲的野外调查、社区保护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为了激发村民们参与保护工作,协会扎根社区6年时间,用心用情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献计献策,通过开展保护行动影响当地的社区和老百姓,同时不断提升社区的保护能力建设。现如今,当地老百姓视穿山甲为宝贝,他们因村子里有穿山甲而骄傲而自豪!为保护当地穿山甲及其生存环境的安全,村子里召开了动员大会,号召村民自愿报名参加巡护队,并要求履行相关的职责和行为准则。通过筛选,最后有20名村民光荣地成为了巡护员。
村庄还专门制定了《保护穿山甲村规民约》。发挥在地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自觉看护好自己的家园,让中华穿山甲在这片林地里自由安全地繁衍栖息!2022年,中华穿山甲守护站在修水正式建成。这里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开展穿山甲社区保护模式实践和可持续生计发展模式的探索地。
活动现场,一部《守护中华穿山甲纪录片》把大家的视线牢牢锁定。纪录片讲述了一群有爱的人,因穿山甲而结缘,他们共同在用行动书写中国保护穿山甲的动人故事。志愿者易语棋深情朗诵了原创诗歌作品《守护穿山甲,守护我们的未来》。
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徐文婷、修水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张立功、黄沙镇下高丽村村支部书记曾祥林分别上台发言。曾书记表示,守护站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村庄在乡村发展的路途中又迎来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新起点。
上午11点,中华穿山甲守护站揭牌仪式正式举行。这是为保护极危物种中华穿山甲而设立的全国第一个守护站。
守护站是由一座20世纪70年代废弃的村委会办公危楼改造而来的,整个建筑保持原始的砖瓦结构,横梁和楼板均是木头搭建,与古村落的风貌相得益彰。守护站由陈列大厅、自然教育科普室、办公区域、后勤保障区等部分构成,这里承载着物种监测、社区巡护、保护教育等多种功能。
目前守护站已经建成,守护的故事还在继续,欢迎更多的志愿者来到守护站,奉献自己的能量与爱心,为穿山甲守护工作充满希望的未来赋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