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的好朋友金台联系我,她说她在江西修水“穿山甲守护站”做志愿者,问我有没有时间一起去做志愿服务,我一听说是保护穿山甲,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金台特意跟我强调:我们是过去做事的,不是去玩的,会有点辛苦。
我当然知道保护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但我想白天再辛苦,搞完以后晚上洗个热水澡,好睡一觉,第二天不就满血复活了么,这有啥~
但是在看到守护站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是我想简单了。守护站是由一栋废弃的70年代办公土楼改造而来,一楼是办公区域和自然科普室,二楼是志愿者们的休息室,在我们来之前,这里已经配备了一些基础的办公和生活的设施设备,不过对于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我们来说,这里的条件显然还是比较艰苦的,比如第一晚我们就只能洗冷水澡,因为这里的热水器是坏的,好在其他志愿者里面有会修理家电的人,我们发现是热水器装错了才导致无法使用。看来我们有很多事等着我们来做呢!
志愿服务不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也是以不一样的视角对生活的一次新的体验。
艰难困苦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热情,两天时间,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把站里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把它布置得焕然一新。很多人都知道,当我们在获得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令人快乐的多巴胺;但其实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才能刺激身心产生内啡肽,从而获取更高层次的愉悦。所以每一次做志愿服务的过程难免有些艰辛,但是结果却总是让人感觉轻松又愉快的。
与此同时,我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到了一些关于穿山甲的知识,也了解到中华穿山甲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后因过度猎捕和栖息地的破坏,数量急剧下降。捕食蚂蚁和白蚁为生的穿山甲,被称为“森林卫士”,是自然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它的穿山打洞之才,也为森林中许多其它动植物创造了家园和活动场所。2020年,我国将穿山甲升级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在科学家、巡护队和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极度濒危的中华穿山甲正迎来种群复苏的希望。
到修水的第三天,协会召开了项目启动的宣传会议,并完成了守护站的挂牌仪式,长沙野保协会的周会长和江西野保协会的徐秘书长共同为国内第一个中华穿山甲守护站揭牌,村里的20位有责任与担当的村民光荣地当上了保护穿山甲的“巡护队员”,我也在与会现场为众多村民们做了一场慷慨激昂的宣传朗诵,希望可以激发当地更多的村民共同来参与穿山甲的保护行动。
虽然没有亲眼看到穿山甲,但是我知道穿山甲大家的努力保护下现在安然地生活在我们身边,比起它们未来只能出现在博物馆里,我更希望它们神神秘秘地在森林里好好生活。最让人心动的语言,不是“我爱你”,而是“让我来保护你”。而比语言更有说服力的则是行动,它是内心真实想法的体现,也是爱之无声胜有声的表白。让我们共同“为爱穿山,点亮希望”!